發布時間
|2018.10.01
富麗達集團是大江東土生土長的企業,以紡織產業起步,歷經30年的發展,產業鏈日趨完善和成熟,積淀了深厚的發展基礎。但跟很多紡織企業一樣,富麗達在新的發展周期下也遭遇了傳統產業瓶頸期,如何突破創新,讓老牌標桿企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讓巨擘成為引領區域增長的動能源之一?!皞鹘y企業不等于落后產業,富麗達通過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穩中求進,保持轉型升級不斷加速?!备畸愡_集團副總裁錢玨美在接受《今日大江東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記者:富麗達這兩年的發展情況怎么樣?公司發展側重點在哪一塊?
錢玨美:富麗達近兩年來采取“穩中求進”的基調,總體經營保持平穩運行,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并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深挖潛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激發企業活力。我們把公司發展側重點放在轉型升級方面,尤其在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緊跟市場需求,加大科技投入,融入更多科技含量,使紡織面料產品更優質、更時尚、更綠色、更環保。
記者:作為傳統企業的代表,在當下的大環境下,企業逆市求進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錢玨美:發展也面臨諸如環保等方面的壓力,生存空間被壓縮。但傳統企業不等于落后產業,我們的紡織產業乃是民生產業、時尚產業,與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緊密相關,盡管當前面臨著環保、生產成本和微利的壓力,但我們通過不斷創新、技術改造等舉措,一定會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寬闊大道來。
記者:對于創新怎么看?企業在創新這個環節做了哪些努力?取得的成效大嗎?
錢玨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器。一直以來,富麗達都在持續創新,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一是創新技術研發,我們以市場需求為目標,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加大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包括產品的規格、品種、功能等個性化的設計與開發。同時,推行“營銷+技術”協同辦公的工作模式,組織面料設計師和業務人員一起走訪市場、客戶,準確把握市場產品趨勢和客戶需求,實現無縫對接,提高產品開發的精準度和成果轉化率。二是創新管理模式,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著力員工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開展經營理念、營銷手段、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培訓。三是創新經營模式,充分利用富麗達的內部資源,整合產業優勢,搭建起“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經貿平臺,分系統對接各實體單位,為戰略運營、財務資金、人力資源、技術研發等提供指導服務。四是創新營銷模式,在產品營銷方面與客戶建立利益共同體和共享企業資源的戰略合作關系,讓客戶分享我們的產品價值,通過精準、極致的服務,提高銷售份額,并加強訂單質量與交期的管控,保證品質穩定,按時交貨,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五是創新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建設,建立規范化、標準化、模塊化的ERP平臺,提升協同辦公效率,共享資源數據,清晰目標任務。這些措施,大大激發了富麗達的發展潛力,提升了綜合競爭實力。
記者:傳統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特別是在蕭山、大江東這個工業產業發展較早,而且關系較為復雜的集聚之地,如何避免發展過程中的雷區?
錢玨美:傳統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堅持創新發展,有清晰的定位和目標。但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戰略謀劃和戰略眼光,合理定位產業發展方向,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更加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導向。
記者:大江東目前正在風風火火發展大產業、大項目,站在企業角度,對區域工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意見建議有哪些?
錢玨美: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更需要有利于企業成長的發展空間。隨著浙江經濟大灣區的建設,大江東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將承載著更多的歷史使命。發展中的大江東,既要引進大項目和進行大項目的建設,也要注重引進小而精的創新型企業,促進智能化信息化高端裝備制造業與傳統產業的平衡發展、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協調發展、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互補發展、制造產業和服務產業的配套發展,進一步提升政府標準化服務水平、完善企業營商環境,加快相關配套產業政策的出臺和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助力大江東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來源:《今日大江東》報)